今年,安徽应届大学毕业生3万余人,创历史最高纪录,就业难,已成为社会的一个舆论热点。
大学生就业难,难在何处?记者采访了省教委有关处及10余所大学。今年大学生就业难有其特殊性,政府机构改革,公务员分流,机关进不去;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深化,减人增效,企业吸纳人才减少;事业单位人满为患,经济紧张,难以要人。
从大学本身看,也有些原因,有的学校盲目扩大招生,专业结构不合理,造成大学生相对过剩。
大学生是否真的过剩了呢?据统计,安徽省万人含大学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我国万人中含大学生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,差距很大。科教兴国兴市靠人才,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,然而现在却眼睁睁大学生就不了业。有识之士认为,大学生就业难只是一种表面现象,其实质在深化高校改革,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就业机制。
在计划经济年代,大学生完全是指令性的分配,学生、用人单位均无选择权,计划部门一锤定音。改革开放后,大学生自主择业,用人单位自主选人,就业市场化,但新的分配机制并未形成,出现了混乱现象,表现为盲目性。
政府缺乏社会人才规划和中长人才需求预测,大学盲目扩大招生数量,热门专业一哄而起,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,人才培养相对过剩。前几年,由于历史原因人才缺乏,大学便急速扩大招生数量,造成传统专业膨胀,专业结构不合理,出现结构性的人才过剩。近几年,随着就业市场化,热门专业一哄而起,有条件没条件均往上挤,法律、财政、金融、国际贸易等专业遍校开花,又造成新的人才供求不平衡。其原因就在于大学缺乏社会人才需求有效信息,盲目性很大。
根据就业的难易,大学专业被分为长线与短线,或称之为冷与热,由于对人才需求无科学规划,冷与热,长与短变幻莫测,有的专业办的时候热,就业的时候就变冷,使学校手足无措。安徽大学国贸专业开办时,学生十分抢手,单位要人要不着,今年却无人问津。至今尚未签定一份要人合同。而一直较冷的物理学,行情看涨,真是冷热难分。安徽医科大学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张裕全说,大学专业冷与热是相对的,也是正常的,但两者反差太大就不正常了。招生跟着感觉走,大学就无法办了,学校要减少盲目性,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,这就需要政府有科学的人才规划和需求预测。
实践证明,目前大学生就业难,重要原因在信息不通,供需无正常渠道,仅凭大学每年举办短暂的毕业生供需市场,学校各自为战,时间、空间受到很大限制。另外,一些学校还未把就业摆上位置,负责学生就业的学生处大多是3至5人,无设备、没阵地,更无法组织推销,建立与社会广泛联系的渠道,由于人力、物力的限制,难以独立承办人才市场,因此,完全靠学生自己东奔西跑联系接收单位,或用人单位上门要人。
大学生分配实行双向选择后,学生自找接收对象成为就业的主渠道,每到临毕业的一年,每个学生就调动一切关系寻找接收单位,单兵作战不能不受到很多限制,同时也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,学生及家长承受了巨大的压力。学生四处推销自己,耽误了一年时间,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的完成。大学呼吁,省教委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,利用微机联网建立正常的人才供求信息渠道。毕业生供需市场应正常化、规范化,集中举行。改变各校独立举行的办法,以节约大量人力、物力;同时扩大范围,以求事半功倍。
大学生就业难与学生及家长就业观念息息相关。大学生虽然改革开放意识强,思想活跃,但传统的就业观念没有转变,表现为期望值过高,以城市、机关、热门行业为择业标准,不是把能否发挥才能放在首位,希望到各方面条件都优越的单位。观念陈旧还表现在对乡镇企业、私营企业另眼相待,舍不得城市户口、干部身份,结果急需人才的地方无人去,想去的地方无人要,产生“错位”现象。据安徽医科大学介绍,地处安徽边陲的药都亳州几年多次来要人,均无人愿意前往。
大学开展就业、择业教育,已刻不容缓。面对未来,怎样塑造自己,从进大学门的第一天就应摆在每个学生面前,使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不断调整自己,全面提高自身素质,增强社会适应能力。现在只是到毕业的时候,才开展就业教育,产品生产出来才考虑销路,为时已晚。有的大学提议,要把大学生就业教育列入必修课。
大学生就业难,还表现在社会录用人才尚未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,复杂的人际关系、社会不正之风阻碍了优秀人才的录用,名牌大学生、优秀大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岗位。目前,大学普遍反映用人单位条件过于苛刻,选人要全才、通才,各科都要优秀。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时髦,一些单位不问岗位盲目选研究生、本科生,结果高学历低用,造成被录用人不安心工作,有机会就跳槽,双方都造成损失,对人才也是浪费。用人单位应制定规划,量位用人,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,为本部门、本单位的发展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。
大学生就业,宏观上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,事业的兴旺,微观上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、千家万户。因此,尽快形成科学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已迫在眉睫。